第760节
辛老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60节,重生09:合成系男神,辛老板,机械师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&esp;&esp;他出了江湾翰林,先是去了一趟复大化院,填写了这份材料,大致就是同意参选,承诺所有资料真实有效等,之后又和赵院长喝了一会儿茶。
&esp;&esp;这次评选,对周瑞来说是好事,对复大也一样。
&esp;&esp;“院士”这个概念,最早可以追述到建国初期,那时叫“学部委员”,属于“职位”和“荣誉”一体化的超规格称呼。
&esp;&esp;现代“院士”实际上是对原有“学部委员”概念的拆分,普通人理解的“院士”,其实是起源于九十年代。
&esp;&esp;科学院、工程院,前者注重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,比如数理化生,后者注重实用工程技术,统称为两院院士。
&esp;&esp;每两年增选一次,每次增选数量虽然在增加,但竞争依旧异常激烈,复大至今也只有34位院士,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只有25位。
&esp;&esp;括弧——院士并不一定产生于高校,企业也有诞生,无论国企还是民企,实际上每年增选,来自各大学的只占60。
&esp;&esp;(民营企业确实很少,但有。)
&esp;&esp;周瑞原则上,可以找往届院士推荐,然后自己往上争取,但他本人之前压根没这个心思,现在这事儿落复大头上,可谓是捡了个便宜。
&esp;&esp;稳稳拿下一个名额,还能宣示一下和周瑞的关系,面子里子都有了。
&esp;&esp;这几年周瑞虽然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少,但当初也是得到了许多帮助的,所以流程上也不会让学校难办。
&esp;&esp;赵院长递过来一张刚整理好的表格,说道:“这个是当下到明年中,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名单,都是工程、化学、材料相关的,你抽空来坐坐。”
&esp;&esp;周瑞看了看,其实没几个,毕竟是缩小了领域范围的。
&esp;&esp;最近的是下周,有个电池、储能领域的会议。
&esp;&esp;倒是可以来凑个热闹。
&esp;&esp;之后的两天,周瑞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南天门的规划上。
&esp;&esp;基本一直在各种会议中,将之前的一些沟通逐渐落地。
&esp;&esp;作为一款轨道平台,就像是空间站一样,即便上面什么都没有,也是人类科技史,工程史上的重要一页,但毕竟不能浪费,要逐渐丰富内容,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。
&esp;&esp;按照与航天局的约定,之后会以平均一月一次的频率,发射新的榫卯入轨,扩充南天门的同时,也构建“钱学森轨道平台”。
&esp;&esp;另外,没有和哈立德说明用途的三期平台,其实是将作为军事化平台而建立的。
&esp;&esp;三期平台将秘密发射,不对外解释,也不会公布用途,直到时机合适的时候,给全球一个惊喜。
&esp;&esp;万户基地在短暂的休息了三天后,再度恢复了繁忙,回收成功的“敬天一号”各部件,被重新运回了基地,等待检修和调试。
&esp;&esp;日后发射会越来越常态化,为了应对发射需求,同时也为了拥有足够的容错率,太一天工又订购了足足五台“敬天一号”的全套部件,会逐渐交付。
&esp;&esp;不过这部分常态发射与维护,周瑞会逐渐将精力抽离出来,火箭方面有单春元和车乾,榫卯方面有王涛,只要不出大问题,他不需要插手太多。
&esp;&esp;他只打高端局。
&esp;&esp;第848章 学术会议
&esp;&esp;(前请提要:南天门发射成功,周瑞获得海王词条,被提名院士)
&esp;&esp;太沧,万户基地。
&esp;&esp;大工地的模样并没有因为“南天门”发射成功就消停,反而越演越烈。
&esp;&esp;一号厂房内,周瑞肩头盘踞着小花洒,这个智能单元组成的拟态“智械生命”,正伸长着大眼珠子,盯着周瑞的动作。
&esp;&esp;此时周瑞正在手搓制作用于捕获“东方红一号”的特制设备。
&esp;&esp;准确的说其实是一枚超规格的“榫卯”,这东西最早就是以捕获卫星为目的,但清理垃圾和拉回自家的功勋卫星可不是一回事,得特事特办。
&esp;&esp;总不能搞下来,真的变成垃圾吧?
&esp;&esp;具体方案,就是和突破大气层时类似,给“东方红一号”准备一个类似“整流罩”的结构。
&esp;&esp;幸运的是,东方红一号的所有设计数据都完好的保留着,这让他方便了许多。
&esp;&esp;而不远处,半自动的标准化“榫卯”生产线,正在以每天3至4个的速度不断下崽,高产似母猪。
&esp;&esp;这个产量明显是超过发射需求了,但太一天工却没有减产的意思。
&esp;&esp;因为除了明面上的发射计划,还有点暗地里的发射计划。
&esp;&esp;有了南天门的实际验证,榫卯的一些技术细节也有了迭代,毕竟之前地面测试不够全面。
&esp;&esp;目前一号厂房已经彻底定调为“载荷制造”,二号则是“火箭制造”。
&esp;&esp;大概12点左右,肩头的小花洒突然出声道:“最高权限,时间,到了。”
&esp;&esp;周瑞拍了拍手,和王涛打了个招呼,离开了厂房。
&esp;&esp;今天下午,他有一个学术会议要参加。
&esp;&esp;多新鲜啊!我周瑞纵横科技界多年,还
&esp;&esp;还真是第一回。
&esp;&esp;想了想,他去办公楼找了套本子和笔,这就和上课一个道理,听不听是一回事,态度要有。
&esp;&esp;车队一路驶入沪上,抵达复大门口时,刚好下午一点,据说上午是参会者有个沪上游览活动,这次学术会议规格不低。
&esp;&esp;周瑞挂着参会牌子,戴上棒球帽,朝会场而去。
&esp;&esp;接近会场的时候,明显可以看到外国人多了起来,有白有黑有咖喱,门口放着易拉宝:
&esp;&esp;“第三届储能、节能、绿色能源国际研讨会。”
&esp;&esp;其实类似的学术会议,在复大并不少见,只是规模大小不同罢了,甚至一些座位比较富余的,本校学生也能申请参加,进去听一听。
&esp;&esp;要是胆子大一点,也可以在适当的环节举手发言。
&esp;&esp;说起来,这也算一种学术福利,可以近距离接触各领域专家,感受科学前沿的状况。
&esp;&esp;周瑞就只带了林托一起进入,亮了亮身份牌,就直接坐到了属于他的位置。
&esp;&esp;他是来刷分的,自然不会隐去身份,否则还来这干什么,直接声称参加了不就好了?
&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